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十七) 穴位埋线治疗心律失常
详细内容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十七) 穴位埋线治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


【临床症状】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低5%,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降低12%,频发性的室性期前收缩可降低25%,房性心动过速时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35%,快速型房颤则可降低40%,室性心动过速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减低60%,心室颤动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可能为零。

冠状动脉正常的人,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频发性房性与室性期前收缩,脑血流量各自下降8%与12%。室上性心动过速下降14%-23%,当心室率极快时甚至达40%。室性心动过速时可达40%-75%。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足以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可使肾血流量降低8%,而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使肾血流量减少10%;房性心动过速时肾血流量降低18%;快速型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可降低20%;室性心动过速则可减低60%。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34%,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埋线治疗主穴[1-2]:星状神经节、内关、足三里、郄门、太渊、厥阴俞透心俞、膈俞、膻中。配穴:心脾两虚加脾俞、心俞或神门;心气阴两虚加三阴交或厥阴俞;心肺气虚加肺俞、列缺;气虚血弱加关元。心率快,选神门透灵道、少海、太冲、太溪、三阴交;心率慢,神藏、胸1-7夹脊、关元透气海、脾俞、肾俞、后溪。操作:星状神经节埋线参见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余用PGA或PGLA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或者胶原蛋白线注线法,每2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星状神经节穿刺术:以穿刺右侧星状神经节为例。

体位:常取仰卧位,使枕部与背部处于同一高度或将一薄枕置于双肩下,使头尽量后仰,以充分暴露颈部。面向上方,颏部抬向前。口微张开以减小颈前肌张力,且易触及第6颈椎横突。操作者应位于病人的右侧。


定位: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中线旁开约1.5厘米,胸锁关节上平约2.5厘米处。


定点:术者左手拇指在“定位”处接触皮肤,轻轻按压,以病人可耐受为度,当触及颈动脉波动时,把颈动脉控制在指腹下,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使之与气管、食管分开,向下按压,可触及明显的抵抗感,此为C6颈椎横突前结节,标记之,此为进针点。


穿刺方法:术区消毒,戴无菌手套,术者左手四指与拇指分开,四指抵于薄枕或者紧靠于患者颈部,做卡颈状动作,以确保操作时押手的相对稳定;拇指在“定位”处再次做“定点”时的动作,以确保“进针点”的准确性,然后松开拇指,使拇指轻轻触及皮肤;右手持针,针斜口面对拇指,针尖触及“进针点”皮肤,拇指与针尖同时向下移动,拇指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触及颈动脉波动,确认已经把颈动脉控制在指腹下;继续向下移动,当到达C6颈椎横突前结节时有明显的抵抗感,稍做停顿后,左手拇指固定,右手向下快速突破,针尖所到之处即为C6颈椎横突前结节;退针0.5cm,右手持针固定不动,左手拇指轻轻抬起,以颈部皮肤随之而起为度,此时标志穿刺获得成功;最后,埋线、出针,按压片刻,创可贴贴敷即可。应注意穿刺星状神经节时并无异感,故不需寻找异感。


典型病例:刘某,女,42岁,教师,1996年2月27日初诊。诉心前区不适、胸闷10年,加重3月。10年前外感后患病毒性心肌炎。此后易感冒1年10余次。每次诱发胸闷、心跳不规则;近3月多次眼前发黑。经常手足冰凉背冷,失眠纳呆、腹胀便塘。入夜心跳更慢。刻诊舌质淡胖、脉迟细结代。心电图示窦律过缓48次/分,频发室早,部分呈二联律。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窦律过缓、频发室早。中医诊断:胸痹,阳虚寒凝证。10年来中西药未断,疗效不佳。考虑安心脏起博器。经1疗程耳、头、体穴联合埋线(取主穴加慢型配穴),主兼症明显改善,心室率已达62次/分,室早<10次/分。连做3疗程。随访四年未发。(摘自:叶平初.耳、头、体穴联合埋线治疗心律失常[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2):53-54)


中医学认为,经络内属脏腑,外系肢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行气血、通阴阳,内灌脏腑,外濡腠理,保卫机体、抗御病邪。而现代生理学认为,是神经体液的综合调节维持了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有神经体液调节相关作用。穴位埋线对神经体液系统的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通过皮层-下丘脑一垂体这一途径,影响垂体分泌各种激素或促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或通过植物神经传出而影响某些内分泌腺体,从而对机体组织器官进行反射性调节。有人研究内关穴位埋线持续刺激正中神经,神经冲动经过II、III类纤维传入,一支经过脊神经节沿内脏支传至心脏,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对心脏功能进行调节,可反射性调节心律;一支经胸髓背角与心律失常的信息整合,上传至中枢神经系统,经大脑皮质、下丘脑的视旁核、杏仁中央核、孤束核等心血管中枢、中脑或延髓腹外侧区、蓝斑核区等各级中枢,从而反馈调节,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控,通过改变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紧张性,而调控心律失常。故而,内关穴位埋线可能通过激活皮层-下丘脑-垂体这一途径,影响垂体分泌各种激素或促激素,然后作用于靶器官:或通过植物神经传出而影响某些内分泌腺,从而对心脏进行反馈性、综合的调节,调控心律失常。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有实验室依据:①调节迷走神经张力可终止50%的室上性折返性心动过速。②针刺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具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损伤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对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起积极作用。③针刺能调整血浆中血栓烷,6-酮同前列腺素Fla之含量;冠心心律失常患者的TXB2,T/P显著高于健康人,针刺治疗后TXB2,T/P显著降低,心律失常改善。从心电图、控制心室率疗效初步推测,内关穴位埋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房颤的发作,控制心室率,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这可能为内关埋线通过对神经内分泌进行调节而发挥整体作用[3]。


重用心包、心(经和脏)的原穴(大陵、神门)、络穴(内关、通里)、郄穴(郄门、阴郄)、背俞穴(厥阴俞、心俞)、募穴(膻中、巨阙)、加脉会(太渊)、血会(膈俞)、督脉交会穴(后溪),2个阴经交会穴(三阴交、关元),强壮全身的下合穴(足三里),振奋心阳的神藏、兴奋交感神经链的胸1-7夹脊,共同发挥协同作用。


星状神经节也称颈胸神经节,由颈下神经节与T1(部分为T1,T2等)神经节合并而成,呈梭形或星状。一般认为星状神经节位于C7横突的基部。星状神经节支配的组织器官包括脑膜,眼,耳,咽喉,舌,泪腺,腮腺,舌下腺,肩,上肢,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肺,胸壁,以及头颈部皮肤等。心脏的交感神经支配为双侧性,主要为颈中神经节支配,星状神经节的传出纤维主要止于窦房结及心房。星状神经节埋线常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窦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律失常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马逸,曹春.穴位埋线治疗心律失常30例[J].中国针灸,1995:96

[2] 李保良.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2):38-41

[3] 陈力,陈智芳,杨小雪,等.内关穴位埋线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新中医,2012, 44,(8):148-150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 兰州 73002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730020   3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735100  4甘肃省张家川卫生院 741506 5.金昌市金川区中医院埋线专科733300 杨才德1 赵达2 于灵芝1 包金莲1 张晓红3 樊建林4周承蕊1 朱立云5)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