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系列讲座 >> 《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五)
详细内容

《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五)

黑带下(四)


【原文】[1]


妇人有带下而色黑者,甚则如黑豆汁,其气亦腥,所谓黑带也。夫黑带者,乃火热之极也。或疑火色本红,何以成黑?谓为下寒之极或有之。殊不知火极似水,乃假象也。其症必腹中疼痛,小便时如刀刺,阴门必发肿,面色必发红,日久必黄瘦,饮食必兼人①,口中必热渴,饮以凉水,少觉宽快,此胃火太旺,与命门、膀恍、三焦之火合而煎熬,所以熬干而变为炭色,断是火热之极之变,而非少有寒气也。此等之症,不至发狂者,全赖肾水与肺金无病,其生生不息之气,润心济胃以救之耳。所以但成黑带之症,是火结于下而不炎于上也。治法惟以泄火为主,火热退而湿自除矣。方用利火汤。


大黄(三钱)      白术(五钱,土炒)

茯苓(三钱)      车前子(三钱,酒炒)

王不留行(三钱)    黄连(三钱)

栀子(三钱,炒)    知母(二钱)   

石膏(五钱,煅)    刘寄奴(三钱)


水煎服。一剂小便疼止而通利,二剂黑带变为白,三剂白亦少减,再三剂全愈矣。或谓此方过於迅利,殊不知火盛之时,用不得依违之法,譬如救火之焚,而少为迁缓,则火势延燃,不尽不止。今用黄连、石膏、栀子、知母,一派寒凉之品,入於大黄之中,则迅速扫除,而又得王不留行与刘寄奴之利湿甚急,则湿与热俱无停住之机。佐白术以辅土,茯苓以渗湿,车前以利水,则火退水进,便成既济之卦②矣。


【眉批】病愈后当节饮食,戒辛热之物,调养脾土。若恃有此方,病发即服,必伤元气矣。慎之!


【方歌1】


利火白术茯苓前,大黄栀知石膏连;王不留行刘寄奴,火热湿浊黑带蠲。


【方歌2】


利火大黄石膏连,白术茯苓炒车前。 不留寄奴栀知母,火退水进黑带减。[2]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带,健脾利湿


【主治】妇人下焦湿热、毒热炽盛之黑带。症见:带下色黑,甚则如黑豆汁,气味腥臭,腹中疼痛,小便时如刀刺,阴门发肿,面色发红,体瘦易饥,口渴,喜饮凉水,舌苔黄腻,脉弦滑有力。


【方解】傅氏曰:“今用黄连、石膏、栀子、知母一派寒凉之品,入於大黄之中,则迅速扫除。而又得王不留行与刘寄奴之利湿甚急,则湿与热俱无停住之机。佐白术以辅土,茯苓以渗湿,车前以利水,则火退水进,便成既济之封矣。”方用黄连、石膏、栀子、知母清热燥湿解毒,合清热活血解毒、性趋向下的大黄,引邪向下,荡涤湿热毒邪;带下为病,俱是湿证,故以白术、茯苓、车前子健脾利湿,杜生湿之源;带下色黑为瘀滞之象,王不留行、刘寄奴理气活血、通经活络。诸药合用清热燥湿、健脾利湿、通经止带。


“利火汤中以石膏、知母清热泻火为主药;辅以黄连、栀子清泻三焦湿热;佐以王不留行、刘寄奴活血祛瘀利水,白术健脾除湿,车前子、茯苓利水渗湿;大黄荡涤热毒瘀滞,且可领诸药迅速救火之焚,则又有使药的意义。诸药配伍,全方共奏清热泻火,利湿化瘀之功。所治带下色黑,属火热之极,为湿热火毒之邪郁阻下焦血分所致,故书中谓‘此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熬煎’,‘是火结于下’。故其治以泻火为主,火热退而湿自除。


应用体会 ①本方临床可用于急性盆腔炎、盆腔脓肿、生殖器官感染等急性炎症病变,症见带下色黑,甚则如黑豆汁,其气腥臭,腹中刺痛,发热面赤,口渴饮冷,阴痒肿痛,小便短赤不利,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者。②应用本方时,如患者热毒症状显著,高热不退,可加金银花、连翘、败酱草等增强清热解毒之力;腹痛较剧,可加延

胡索、川楝子、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止痛之药;盆腔有脓肿形成,可加薏苡仁、冬瓜仁、桃仁、皂角刺等解毒排脓之品;热毒伤及气阴者,可加黄芪、太子参、生地黄等益气养阴之药。[3]”


【按语】1.以带下色黑,甚则如黑豆汁,气味腥臭为主症,辨证须为下焦湿热、毒热炽盛用之得当。如傅氏言:“其症必腹中疼痛,小便时如刀刺,阴门必发肿,面色必发红,日久必黄瘦,饮食必兼人,口中必热渴,饮以凉水,少觉宽快,此胃火太旺,与命门,膀恍,三焦之火合而熬煎,所以熬干而变为炭色,断是火热之极之变。”2.临证需要鉴别,利火汤所治为热极兼湿,或有久瘀、寒瘀者,下寒之极或有之,笔者曾以温阳解毒法治疗黑带一例,效果满意。3.临床需要与经间期出血,或经血下紫黑鉴别。4.前人眉批:病愈后当节饮食,戒辛热之物,调养脾土。若恃有此方,病发即服,必伤元气矣,慎之!5.明确现代医学诊断,中西互参。


【验案】


 案1黑带验案


 贾某某,女,45岁,1995年5月10日初诊。


近3个月来,每于经前、经期腹痛较剧,月经量多,色紫有块。七、八天后,经量减少,但色如黑豆汁,或如胶冻,有臭味,小腹痛,小便黄,手足心热,面黄消瘦,萎靡不振,少气懒言,饮食尚可,口干能饮,舌质红、苔黄腻,脉细而稍数.此乃火热之极,煎迫营血使然,诚如傅氏所说:“此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熬煎,所以熬干而变为炭色,断是火热之极之变,而非少有寒气也”。


治宜清热泻火,佐以健脾利湿之剂,方用利火汤:


大黄(后下)、茯苓、车前子(酒炒)、王不留行、黄连、栀子、刘寄奴各9g、白术(土炒)、石膏(煅)各15g,知母6g。3剂,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早晚分服。


    5月13日二诊:服2剂后,黑带减少,3剂尽,黑带止,腹痛痊。热势已挫,上方大黄、石膏、黄连、栀子减量,继服2剂,清除余热。1月后随访,经复如常。


黑带一证,笔者行医之初,多用清热、凉血、止血之剂治之而少效,后用傅氏利火汤方而见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辨证方面,本病属下焦湿热,以热为主,而笔者只看到了热的一面,忽略了兼挟湿邪的另一面,故而治疗有误。傅氏此方用药精当,功专效宏。以黄连、石青、栀子诸寒凉之品,伍以大黄,使药力直达病所,迅扫火势;辅以王不留行、刘寄奴活血利湿,佐白术健脾化湿,茯苓、车前子淡渗利湿。诸药配伍,使火清湿去而黑带自除。[4]


案2黑带验案


初诊:2003年8月22日。


末次月经7月26日来潮,3天干净,至8月18日发现黑带,至今仍有。近日因工作不顺,性情烦躁,口干且苦,大便秘结。脉弦数带滑,舌红且干、苔薄黄。证属肝郁化火,煎熬阴津。治拟泄火为主。方用利火汤。


药用:大黄9g(后下),土炒白术15g,车前子9g(包),黄连9g,王不留行9g,刘寄奴9g,茯苓9g,栀子9g,知母9g,石膏15g(先煎),3剂。


复诊(8月26日):昨起黑带消失,脉弦不数,舌红且润,肝火已退,改用逍遥丸调理。2月后随访,黑带治愈,未见复发。[5]

案3前列腺炎合并睾丸炎张某,男,57岁。初诊日期:2009年5月8日。


患者既往有前列腺炎病史,近10个月来反复尿急尿痛,伴见会阴部坠痛。曾辗转于多家医院泌尿专科,诊为前列腺炎、睾丸炎,迭经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未见显效,会阴疼痛无缓解,久立久坐及进食辛辣之品后加重。


 刻诊:尿急尿痛,小溲短少不畅,余沥不尽,色黄;会阴部坠痛,放射至两大腿内侧以下,伴左侧睾丸胀痛,行走时尤甚;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夜寐不安,大便偏干;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查体:阴囊周围及双大腿内侧潮湿,皮色红,无破溃及皮疹。尿常规检查正常。


中医辨证:肝经湿热,瘀热交阻,气机不利。


治法:清火利湿,消瘀散结,行气活血。方用利火汤加减。


处方:生石膏30g,牡丹皮15g,丹参15g,王不留行15g,生薏苡仁30g,生栀子9g,三棱15g,莪术15g,车前子(包煎)30g,生大黄9g,黄柏9g,黄连6g,川牛膝15g,生地黄15g,蒲公英30g,玄胡索15g,青皮9g,柴胡9g。 7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顿服。


 二诊(5月15日):患者诉服中药2剂,疼痛即明显减轻,行走时疼痛已不显;服药7剂后,小便转畅,自诉10个月来未有这般轻松,口干口苦减,大便转调畅;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证治同前,上方减玄胡索,再服7剂,用法同前。


 三诊(5月22日):尿痛及会阴部坠痛消失,久行后双大腿内侧稍有牵拉不舒感,小便畅,色清;口干口苦已大减,大便调,夜寐尚可;舌暗红,苔黄薄腻,脉滑。现湿热未净,气机仍有不利之象,故仍当利湿清热、理气活血、稍佐扶正,予原方加减。处方:生薏苡仁30g,白茅根20g,车前子(包煎)30g,黄柏9g,刘寄奴9g,王不留行15g,生栀子9g,川楝子9g,乌药9g,青皮9g,三棱15g,莪术15g,苍术9g,生大黄6g,茯苓15g,枸杞子15g。 7剂。


 四诊(5月29日):已无尿频尿急,小溲清畅;会阴疼痛无,偶有牵拉不适;无口干,略感口苦,胃纳可,大便畅,寐尚可;舌暗红,苔黄薄腻,脉滑。证治同前,三诊方加柴胡9g、川牛膝15g。 7剂。随访半年,症情平稳,未再发作。


 从临床表现来看,前列腺炎、睾丸炎属于中医学“淋证”“精浊”“腰痛”“白淫”等范畴。本例患者尿频尿急、小溲短赤,苔黄腻,证属“淋证”之下焦湿热,甚为明晰。火热充斥三焦,上炎则口苦口干,扰心则心烦易怒、寐差,下迫则小便黄,故在治法上,需首先考虑清热泻火;阴部、双股内侧为肝经所循,痛及两股内侧并延及足底,当疏肝行气止痛;然患者病程较久,“久病必瘀”,加之火热内炽、气机不利,故痛势较甚、舌暗红,提示瘀热交阻、气血不畅,故在清热利湿同时,必予行气破血散结以清解瘀热。


本例选用傅青主治下焦热盛之利火汤加减,减原方中健脾之品白术、茯苓,加蒲公英、石膏、栀子、黄连、大黄,直折三焦之火;王不留行、刘寄奴、三棱、莪术、青皮、柴胡、玄胡等行气破血、散结止痛;生地黄、牡丹皮、丹参凉血行血;车前子、黄柏、牛膝、薏苡仁清利下焦湿热。诸药共达清热利湿、散结破瘀、行气止痛之效。本案属现代医学的非细菌感染性炎症,症状缠绵不愈,而常规的专科治疗如抗生素等效果不佳,而从分析症状特点出发的中医辨证却思路清晰,往往疗效快捷而费用低廉。[6]


案4水肿蛋白尿


李某某,男,21岁。1996年2月28日初诊。两眼睑及四肢浮肿、腰痛、尿频、尿少已3天。伴胸闷纳呆,周身乏力,精神倦怠。舌质红、苔薄黄,脉洽数。查尿常规:蛋白料,领粒管型2一4个,红细胞少许。诊为急性肾炎。拟利火汤一试:桅子、大黄(后下)、白术、黄连、知母各1飞,刘寄奴、获等、桂枝各巧g,车前子(包)、王不留行各巍,石膏、白茅根各3飞。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9剂后,水肿大减,腰膝酸软、纳食、精神均明显好转,复查尿常规:尿蛋白微量,偶见管型。效不更方,继服上方9剂后,浮肿消退,尿检正常,诸症悉解而愈。


按:本案乃为风邪外袭,肺气阻遏,而使三焦气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胧,湿热停留,蕴蒸于内,泛滥于上,旁流于四肢,故临床主要表现为尿少浮肿。用利火汤清热化湿,健脾利水;加桂枝散风邪,助卫气,通阳解表;白茅根清血热,通气滞,利尿消肿。药证相符,故常获梓鼓之效。[6]


案5血精


刘某某,男,32岁。1995年6月8日初诊。间断血精已2年余,其色时淡时深,伴腰酸乏力、形体消瘦、口渴欲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诊为精囊炎、前列腺炎。利火汤加减:大黄(后下)、白术、知母、刘寄奴、炒蒲黄各1飞,车前子(包)、获荃、桅子、旱莲草、王不留行各159,石膏3飞。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9剂后,精色转淡,余症亦减,方已中的,原方续进18剂,诸症悉除,复查前列腺液、精液常规均正常,为巩固疗效,将前药制成丸药续服月余,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患者为下焦湿热,损伤精室血络,络伤血出,以致精血俱出而成血精。用利火汤清热泄火,化湿通利以治其本;加旱莲草、炒蒲黄清热凉血、祛痕止血以治其标。诸药合用,标本同治,故奏效甚捷。[7]


案6  热毒带下


如治殷某,29岁,工人。1994年6月23日初诊。患者有宫颈糜烂病史3年余,曾间断服用灭滴灵、庆大霉素等药,病情时好时坏。近3月来,病情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稠,其味腥臭,伴外阴瘙痒,少腹隐痛,口干口苦,尿黄便秘,舌淡苔黄腻,脉弦。妇科检查提示:宫颈中度糜烂,有接触性出血,白带常规示:滴虫(+++),WBC(++)。曾服用完带汤10余剂,病情加重。证属湿热毒邪瘀结胞中所致,遂投清热涤带饮加减:萆薢、白头翁、蒲公英、土茯苓、白鲜皮各20g,丹皮、黄柏、乳香、没药,赤芍各10g,瓜蒌仁、桃仁各15g。3剂后病情减轻。续进10余剂,诸症悉除,妇科检查:宫颈光滑,无糜烂及接触性出血,白带常规检查无异常。[8]


【注释】


①饮食必兼人:指热盛消谷善饥,饮食量大。


②既济之卦:大象传曰: 既济卦下离火、 上坎水, 故有水在火上之象. 水在火上, 煮成食物, 可济养众生,民生大计以成, 故曰既济.孔穎达曰:水在火上,炊爨之象,飲食以之而成,性命以之而?试唬核诨鹕希燃谩A蹉湓唬核鸾欢τ眯校嗉弥屑创嬗邢嗪χㄋ疀Q則火灭,火炎则水涸)故宜防患。此处意为:清炎炽之火热,杜带下之湿,健脾以生精,水火无亢,是为既济。


参考文献

[1]  清,傅山撰.欧阳兵整理.傅青主女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

[2]  程宝书,张艳秋.傅青主女科歌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7.

[3]  任光荣.《傅青主女科》带下五方的学习应用体会[J].甘肃中医,2008,21(11):3.

[4]  薛璞,薛锦宏.利火汤治黑带验案1则[J].山西中医,1997(1):46.

[5]  赵柏良.利火汤治疗黑带验素二则[J].中医文献杂志,2004(02):5.

[6]  窦丹波,傅慧婷.加味傅青主利火汤治疗前列腺炎合并睾丸炎验案1则[J].上海中医药

[7]王道庆,王明亮.利火汤临床新用[J].浙江中医杂志,1997,(6):272.

[8]蔡柳洲.妇科医话三则[J].浙江中医杂志,1997,(1):13.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春生)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