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中西医结合走好转型升级路
详细内容

中西医结合走好转型升级路

   33岁的林女士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二胎的心愿迟迟未能如愿,经朋友介绍,她来到广东省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寻求帮助。“此前患者一直吃西药调理,激素失调导致体重飙升到75公斤。”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医生翟秋丽说,肥胖又会进一步加强怀孕的困难,所以治疗效果不好。针对患者的情况,该院采用了切脉针灸的方式为患者调理,既活血、化瘀、补气,又调节激素水平。经过1个月的针灸治疗,患者体重减了16斤,身体机能有了明显好转。


  林女士已是近半年来翟秋丽接诊的第42个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囊患者用西药治疗容易反复,所以我们改为采用中医针灸为主要治疗方法。”翟秋丽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去年毕业后便扎根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她坦言,自己来该院主要是看中了医院未来主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潜力,“这几年我有好几个师姐都过来了”。


  在各大医院苦于人才难寻的当下,位于革命老区大岭山镇的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却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愿意在这里扎根,它的“制胜法宝”便是医院转型升级带来的美好前景。


  2009年,东莞市大岭山镇政府投入1.2亿元,建成了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编制床位600张,硬件条件得到了质的飞跃。


  该院骨科主任出身的叶建勋在接任院长时,考虑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想到了中医药。“东莞的群众都很信中医药,我们的中医药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叶建勋说,2011年该院建院50周年时,医院正式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发展战略。随后,该院开启了十年磨一剑的转型升级之路,积极在设备、人才、中医药服务等方面加强建设。


  “人才是医院转型的首要因素。”叶建勋说,医院一方面聘请广东省名中医刘小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修宗昌等专家来院指导临床、教学,同时积极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吸纳储备中医药专业毕业生。


  不仅如此,该院还在全院开展“西学中”培训。“也就是所有西医医师都要懂中医,这样才能在全院、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氛围。”叶建勋说,目前,医院所有西医医师均获得广东省中医药局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


  一路韬光养晦确有明显成效。“2009年我们副高以上才9人,真正在临床一线的3人。”叶建勋说,现在医院副高以上有75人,中医类本科以上的83人,其中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37人,遍布各临床科室。以医院妇产科为例,该科室1/5是中医院校毕业。“中医专业人才进驻后,让妇产科的中医治疗特色得到了充分发挥。”该院妇产科主任王静娴说,以女性生产为例,现在产前、产中、产后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用到中医药治疗,“比如早期孕吐严重的孕妇,我们会使用穴位贴、梅花针对症治疗,产中会用中药包热敷减轻疼痛,产后会注重泡脚,使用中医封包,以促进子宫收缩、乳汁分泌。”


  妇产科医生周新枚也通过了“西学中”培训,她说,现在无论是否中医专业,全员都会使用中医药来实施治疗。


  设施设备是支撑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该院积极引进新设备,改变了新院启用前仅有黑白B超、一般的检验设施、单排CT等简单设施设备的面貌。目前医院拥有病理实验室、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层流手术室等先进设施,配备了磁共振、CT、腔镜系统、四维彩超、全套进口检验设备等先进设备,达到东莞同级医院的先进水平。


  中医人才落地、设施设备完善的同时,该院还进一步加强了中医药服务建设,广泛开展针刺、艾灸、隔药灸,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中医药服务比例大于80%。多年耕耘,该院也终于迎来转型之后的收获。2016年,该院荣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这一称号,并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


  “关键是患者对于医院特色服务的认可。”叶建勋说,2009年该院年出院病人仅8016人,近年来医院以每年约30%的增量进步,去年门急诊量达86万人次,出院病人2.1万人次,手术1.1万例,“可以说,我们从东莞的第三梯队医院爬到了第一梯队,价廉质优的中医药治疗还让我们的出院次均费用比同等水平医院低了20%。”


  2019年5月,该院被纳入市属公立医院序列管理。熟悉医院发展历史当地群众说,正是在党的领导下,该院抓住了历史机遇,从一个设在一所古庙,只有20名工作人员、3张诊台、10张病床的乡镇卫生院变身为市属医院。


  叶建勋说,接下来医院将剑指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合作,引进专科团队,擦亮中西医结合品牌,为新时代增光添彩。(肖佩佩 何志雄)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