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 专家探讨黑眼圈的中医治疗
详细内容

专家探讨黑眼圈的中医治疗

   【摘要】黑眼圈俗称“熊猫眼”,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较大,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导致身心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故此病十分普遍,但在中医诊疗的临床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且中医眼科对此病治疗的研究较少,现就中医对此病的诊疗作一概述,并简要介绍其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80415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J40226);中医药防治眼耳鼻喉疾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中医药防治眼耳鼻咽喉疾病与视功能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药防治眼病与视功能保护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黑眼圈(Dark circle)”或“熊猫眼”并不是一种正式的医学术语,只是现代人根据其外观形态给予此病的命名,是指双侧眶周上下眼睑皮肤外观颜色较正常皮肤相对深,呈青黑或紫黑色、环形,一般下眼睑为主的一类疾病。外观给人以一种消极、悲伤、疲劳之感。现代医学根据不同病因及临床表现,将此病分为四类:色素型、血管型、结构型和混合型四类[1],也有文献将此病分为血管型,体质型,炎症后色素沉着型和影子效应四类[2]。中医学对于此病在古籍上有所记载,将其描述为“目黯黑”、“睑黡”、“目胞黑”等,在中医文献中,对此证论述不多。《目经大成》首先提出此病证名,并描述其症状“两目无别弊,但上下外睑煤黑。”并对其症状又进行了描述,且提出了“目黯黑”这一症名。


     参考文献:

   [1]S. R. Park, H. J. Kim.et al.Classification by causes of dark circles and appropriate

evaluation method of dark circles[J].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16, 22:276-283.

   [2]齐显龙. 黑眼圈综合治疗[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2, 21(5):350.

   [3]刘旖旎. 补肾化瘀法治疗黄褐斑的优势及其对黑素细胞代谢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4]谢安卫. 益母草可治疗性冷淡、祛黄褐斑[J].中医杂志,2003,44(11):812.

   [5]王合. 理气祛斑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6]李咏穗. 自拟美白玉容汤治疗黄褐斑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药大学,2014.

   [7]赵璐.穴位杵针配合眼周按摩治疗18-30岁女性黑眼圈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8]郑自琪,白宇乾,于洋.脐周八穴温针疗法配合面部微针治疗黄褐斑56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5):112-113.

   [9]张青叶. 微针与艾灸治疗青年女性黑眼圈的临床比较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10]侯慧先,赵起. 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型)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4,31(2):93-94.

   [11]余德贤. 主刺耳穴美容[A].香港国际耳穴诊治暨美容保健研讨会论文集[C],2005.

   [12]任幼红,马炳全,李杰. 耳穴药物注射治疗黄褐斑76例[J].中国针灸,2014,34(11):1122-1129.

   [13]叶文珍. 眼部刮痧结合火疗治疗黑眼圈[A].中医美容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14]后桂荣. 穴位加外敷修复黑眼圈的疗效观察[A].第九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

   [15]刘彬冰. 局部取穴隔姜悬灸治疗青年女性目胞黑的临床研究与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16]林颖,徐靖. 美眼褪黑方治疗血管型黑眼圈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0):192-193.

   [17]张理平,陈丽,胡鞭,等. 外用中药斑白搽剂对黑色素产生过程中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10):9.

   [18]吕玥. 白芷+雪花膏外涂治疗黄褐斑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8):27-29.

   [19]张凡. 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0]付玉娟,韩东岳. 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Meta分析[J].2014,(11):1143-1146.

   [21]赖春冰,陈志明,冯舒畅,等. 滚蛋疗法的热滚法对黑眼圈改善效果的实验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7.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田野,刘晓清,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