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 >> 针灸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详细内容

针灸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摘  要:针灸学是中医学和临床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对于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固定,评价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能动性不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打破了常规的教育模式,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翻转了教与学的顺序,完善了成绩评价的体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了针灸学的教学质量。本文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的模式,对针灸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思考,为针灸学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革提供参考。


针灸学不仅是中医院校针灸推拿学、中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西医院校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它分为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和针灸治疗学三部分。对于课程的学习,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针刺、拔罐、艾灸等多种临床技能。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利用PPT、穴位挂图、腧穴模型等教具,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些简单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枯燥的知识失去兴趣,造成课堂利用率低,课后复习效率差等问题,导致针灸学课程需要掌握的内容,如精准的腧穴定位和规范的手法操作都难以达到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将教学模式由“教师本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的方式向“学生本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翻转,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拓宽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了针灸学的教学质量。


针灸治疗学的学习同样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线上资源实现,但针灸治疗学线下实践的时间非常少,甚至不安排实践。我们可以引入标准化病人来拓宽线下的教育。标准化病人是通过标准系统的培训后,能准确表现临床问题的人。利用这样的病人,开展情景教学,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实战能力,不仅加强了学生们对于疾病的认知,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无菌观念和人文关怀。最终的考试也可以采用标准化病人出题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可以考核学生们对于疾病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了解学生对于经络腧穴学和刺法灸法学的掌握程度。


《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到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全面普及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实名制空间,加快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尤其是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之下,从小学到大学都延迟了开学的时间,但是教育部又要求停课不停学,于是线上教育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又一次得到体现。目前,已有多种线上资源可供选择,比如微课,慕课,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这些线上资源操作便捷、内容丰富,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拓宽学生的思维。但是,这样的教育模式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比如,学生素质、学习热情上的差异,导致线上预习的成果大相径庭,致使教师在备课时难以统一授课标准。又比如教师不能积极主动地筛选和建立优质网络资源,导致了线上教育资源质量的参差不齐等。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发展,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推广,针灸学的教学模式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培养出更多符合临床需要的针灸医师。


参考文献

 [1] 黄盛琦,金春玉,柳振宇. “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针灸学》教学为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0):166-168.

 [2] 刘余,常小荣,刘密,等. 基于云班课平台的针灸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7):3-5.

 [3] 卞春,贾贞. 金课建设背景下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初探[J]. 高教学刊,2019(25):116-118.

 [4] 高希言,乔敏,张大伟,等. 《针灸临床特色技术》微视频教学探索与实践[J]. 中国针灸,2020(01):103-105.

 [5] 张傑屹,吴敏,林雪娟.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微课教学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1):13-15.

 [6] 欧莉,李敏,高峰,等. 中药学课程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6(66):53-54.

 [7] 陈菁,肖丽,胡丽萍,等. 融合虚拟解剖平台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在《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针灸,2019,39(11):1235-1238.

 [8] 王晓燕,李春雨,张永臣. 基于三维实践平台的《经络腧穴学》教学新模式探讨[J]. 中国针灸,2020(01):106-108.

 [9] 陈美仁,郭翔.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针法灸法》课堂教学实践[J]. 中国针灸,2019,39(09):999-1001.

[10] 潘国庆,赵钊,刘密,等. 《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针灸治疗的科学特性教学[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01):99-100.

[11] 董珍珍. 独立学院针灸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0):76-79.

[12] 秦元星,李玉洁,谢敏. 互联网+背景下的《针灸学》教学改革研究——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77):93-96.

[13] 吕叶辉,吴学平,王新艳,等.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改革实践——以正常人体学为例[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4):51-53.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侍昊1,2  蔡文鹏3  黄谦2  杨正明2(1,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2,连云港市中医院针灸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3,海军军医大学心理系,上海,200433))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