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 >>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中医药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中医药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信息化教学逐渐成为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中医药学基础课程的课程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分析,建设课程资源库。采用兴趣引导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多元教学方法,借助超星学习通学习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课堂设计,提高学习效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将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十项重点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作为面向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满足现代教育对各种教育信息的需求。


中医药学基础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直接为将来的药学工作实践服务。在中医药学基础开设过程中,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以课程内容作为基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学情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融入信息化教学元素,采用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新进取的能力。


本文对清热药的教学内容和过程,结合学情分析,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设计提供新思路。


整个中医药学基础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前课后预习复习,拓展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方式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对接实际岗位需求,团队协作共解临床案例难题;师生互助沟通交流,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共同提高。


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是我国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教学平台为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更便利、更有效的学习途径。多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融合有利于信息化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掌握和信息化教学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熟练操作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同时也要切忌不可盲目过度信息化,要明确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和初衷,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高琳琳,解月光.“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0):10-12.

[2]侯辰阳.高职临床专业中医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探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4):16-18.

[3]卢霞,刘艳丽.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同步实践教学模式下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效果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0):193-196.

[4]秦志华,杨小玉,等.用药护理信息化教学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6):714-716.

[5]刘利军,肖兰,严永旺.信息化背景下药学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7,1(35):34-35.

[6] 彭英,张燕琴.信息化视域下的小组任务驱动模式在中职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9(2):258-259.

[7]陈啸飞,季倩,等.PBL教学法在药学专业中医药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19,37(4):90-91.

[8]李方方.浅论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20(15):98-99.

[9]万伟韬.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析.课程教育研究,2020(18):235.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李俊雅,李君,王姣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