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
详细内容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

 眩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指对空间方向定位感及重力关系感受力的功能障碍,目眩、头晕是其主要表现[1]。通过分析显示,导致眩晕的病因较为复杂,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以便能够缓解症状。以往临床中多使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2],因而不易被接受。目前临床中多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3]。   


眩晕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发病于中老年群体,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成为提升健康水平的关键[4]。以往临床中多使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却无法进行根治,甚至还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因而使得效果欠佳。

QQ图片20220316095302.png


目前临床中多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方式。在中医学中,“风”、“火”、“痰”、“虚”、“瘀”五端是诱发眩晕的主要病因病机,昏沉、头重如裹,伴胸闷、恶心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痰浊上扰、阻遏清阳所致,医生主要采取化湿祛痰、健脾和胃的治疗原则。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主要成分包括法半夏、白术、茯苓、大枣、天麻、炙甘草、泽泻、苍术、陈皮等成分。法半夏能够起到良好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天麻能够起到良好的平肝熄风、止头晕的功效;将法半夏与天麻联合使用,对于治疗风痰眩晕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方剂中的主要成分[5-6]。白术能够起到良好的健脾燥湿的功效,将其与半夏、天麻联合使用,能够起到有效的祛湿化痰、止眩的作用;茯苓能够起到良好的健脾渗湿的功效,将其与白术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对生痰症状进行治疗;陈皮能够起到良好的理气化痰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消除痰多情况,共同为方剂中的佐药;甘草是使药,能够度上述药物的成分进行有效的调和。将上述药物成分联合使用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化痰息风的功效,从而改善症状,提升健康水平。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能够使全血黏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并且能够对红细胞聚集和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还能够发挥良好的抗惊厥、镇静的效果。然而通过对患者的临床随访观察显示,不同患者会存在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因此需要在上述方剂的基础上进行成分的加减。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也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能够有效的提升后循环系统的血流速度,从而能够显著的改善脑部供血、治疗眩晕[7-8]。通过结果可知,实施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后,患者的TC、TG水平、眩晕症状评分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提升,并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复发率明显较低,提示该种治疗方式具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降低TC、TG水平、复发率与眩晕症状评分,同时能够提升HDL-C水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孔亮,狄美琪,李超生,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3,54(04):315-317.

[2]崔德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03):20-21.

[3]王彬,杨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9,16(10):121+120.

[4]王文斌,胡文彬,高伟明,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02):127-129.

[5]李锦川.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43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6):60-61.

[6]王颖.眩晕病因病机之五脏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03):73-74.

[7]张真,戴斌.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高血压病举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6):100-102.

[8]叶艳,李媚.辨证分型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6):138-139+153.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陈琳,杨博鸣,朱倩  瑞金市中医院内科)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