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 吴鸿教授升降散治疗胸痹临证经验
详细内容

吴鸿教授升降散治疗胸痹临证经验

摘要:升降散出自清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一书,是治疗瘟疫之总方,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实。吴鸿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审证求因,认为气郁痰阻型胸痹的治疗应以祛痰解郁、调畅气机为主,选方以升降散为基础方,或合用温胆汤,或合用颠倒木金散,加强祛痰解郁功效,临床应用,多有效验。


升降散出自清代《伤寒温疫条辨》[1],原方由白僵蚕、全蝉蜕、广姜黄、川大黄、黄酒、蜂蜜等药物组成,此方为温病而设,杨栗山尊此方为“温病郁热内伏”15方之总方,用于治疗“表里三焦大热,其病不可名状”。吴鸿教授临证应用此方,不囿于温病,多有发挥,尤其应用于冠心病(气郁痰阻型)的治疗,收效颇佳。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将吴师治疗此病经验整理于此,以飨同道。


胸痹是以胸闷、胸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严重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即胸阳不振,阴寒凝结。阴寒多为气滞、血瘀、痰阻、寒凝之邪,阴寒之邪因元气不足而上乘阳位,痹阻心脉,发为胸痹[2]。吴师认为,随着生活方式改变、生活压力增大,人们日常活动度大幅增加,睡眠或晚或不足,阳气耗损,胸阳不振,体内水湿痰浊形成。另一方面,由于营养结构改变,过食辛辣肥甘、煎炸油腻,脾胃受损,酿湿生痰。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吴师认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伴有负性情绪,如不安、害怕、紧张、心慌、抑郁、疲劳、睡眠障碍等,亦是体内痰浊形成的重要因素。心主情志、思维等精神活动,《内经》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愁肠百结,气机郁滞,气郁生痰,痰浊盘踞。痰浊为有形之邪,最易阻碍三焦气机。气郁与痰浊互为因果,错杂交结,导致病情反复。气机升降出入是生命活动的源泉,气机不畅,升降失权,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发为胸痹。


临床应用升降散,当抓住“气机升降失常”之核心病机。外邪内侵、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体虚劳倦等因素作用于人体,可产生痰、瘀、湿、食等病理产物,影响气机升降,变生百病。吴师认为,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习惯和工作、精神压力状况,气郁痰阻在“气机升降失常”形成过程中最为多见,灵活使用升降散,祛痰解郁,恢复气机升降,往往成为解决临床棘手问题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邱敏,孙科,陶劲,等.《金匮要略》胸痹"阳微阴弦"病机探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2):151-152.

[3]李士懋,田淑霄.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中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邝可可1,吴鸿2  1.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郑州 450002)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