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中和医派 >>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除湿胃苓汤
详细内容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除湿胃苓汤

中华中和医派杨建宇论首批经典名方系列(93)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除湿胃苓汤*

张旭冉1 于大远2△杨建宇3.4*李志明4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3、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慢病医养中心(龙脉温泉)中和医派传承工作室(北京102211)

4、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杨建宇京畿豫医工作室北京知医堂中和国医馆(北京 100031)

*基金项目: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中和医派经方经药专项课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北京昌平沙河高教园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和医派传承工作室专项课题

*通讯作者/指导老师:jianyu66@163.com

△执笔人

【摘要】除湿胃苓汤出自清•吴谦《医宗金鉴》,由苍术、姜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山栀子、木通、肉桂、生甘草、灯芯草组成。此方功效为清热燥湿、理气和中,常应用于治疗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溃烂、疼痛、渗液、水疱的皮肤疾病,如湿疹、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脂溢性脱发等。

【关键词】除湿胃苓汤;清热;燥湿;理气;和中;湿疹;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脂溢性脱发;中和医派;杨建宇;平胃散;五苓散

除湿胃苓汤出自清•吴谦《医宗金鉴》引《外科正宗》方,原文“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湿者色黄白,水皰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此方药:苍术、姜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山栀子、木通各一钱(3g),肉桂、生甘草各三分,、灯芯草二十根。方以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以五苓散(白术、泽泻、茯苓、猪苓、肉桂)健脾助阳、化气利水渗湿;“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加栀子、木通、灯芯草清心泻火,合滑石清热利湿;少佐防风散肝舒脾,祛风胜湿,也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此方功效清热燥湿,理气和中。常应用于治疗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溃烂、疼痛、渗液、水疱的疾病,或伴有脘腹痞胀、纳差、舌苔腻、大便黏腻不爽等湿热之象。可见于湿疹、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脂溢性脱发等皮肤科疾病。

1.临床应用

1.1湿疹

谭凌玲[1]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片和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除湿胃苓汤。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张颖[2]选择亚急性湿疹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除湿胃苓汤及外擦湿疹霜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治疗一月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任志欣[3]研究表明用除湿胃苓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满意,安全性高。苏婕[4]将119例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服用除湿胃苓汤外用派瑞松软膏,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依巴斯汀片联合派瑞松软膏外用。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黄其清[5]研究表明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亚急性湿疹有效率高,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宋月文[6]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及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口服除湿胃苓汤治疗慢性湿疹患者60例,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及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张振汉[7]的临床经验证实,给予口服除湿胃苓汤同时外涂除湿止痒软膏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其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更低。周耀湘[8]的临床研究证实,服用除湿胃苓汤治疗的亚急性湿疹患者,其痊愈率、总有效率高于服用西替利嗪和维生素C治疗的患者。邢建军[9]研究表明采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1.2脂溢性皮炎

林皆鹏[10]将188例脾虚湿热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疹颜色、皮疹面积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疲劳、便干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顿志强[11]采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脂溢性皮炎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14天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损评分、症状积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钟新忠[12]的临床经验证实,以煎服加减除湿胃苓汤治疗的脂溢性皮炎患者,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以口服维生素、赛庚啶治疗的患者。

1.3带状疱疹

黄郑昆[13]对30例脾虚湿蕴证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中药湿敷配合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治疗20天后,总有效率为90.0%。张睿[14]研究表明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脾虚蕴湿证带状疱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张雪菊[15]采用除湿胃苓汤、龙胆泻肝汤配合外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安全性高。王伟芳[16]研究表明,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1.4带状疱疹神经痛

张桂萍[17]将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除湿胃苓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治疗2周及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李雪松[18]采用自拟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36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华聪聪[19]研究表明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脾虚湿蕴型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1.5脂溢性脱发

侯慧先[20]将61例脾虚湿热型女性型脱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加减除湿胃苓汤治疗,对照组30例运用2%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赵连皓[21]研究表明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1.6其它应用

通过整理其它文献,除湿胃苓汤还可用于治疗其他皮肤疾病,如天疱疮[22][23]、寻常型银屑病[24]、慢性荨麻疹[25]、痤疮[26]、各种皮炎(异位性皮炎[27]、重症疱疹样皮炎伴皮肤溃疡继发皮肤感染[28]、特应性皮炎[29]、婴儿湿疹[30]、肛周湿疹[31])、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32]等。中和医派掌门杨建宇教授还指出,本方不但可以治疗外科相关疾病,治疗内科疾病也是十分常见的,只要谨守湿热之病机病因,以除湿清热和中为主要目的,方证对应,自然效如桴鼓。

2.实验研究

程仕萍[33]研究发现除湿胃苓汤治疗肥胖湿浊型湿疹小鼠疗效显著,可能机制与上调IFN-γ和下调IL-4水平有关。肖林[34]研究发现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疼痛可能产生内源性镇痛物质,而减轻疼痛,中药可能提高患者免疫调节能力,从而治疗起到治疗作用,二者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以上实验研究为除湿胃苓汤治疗湿疹和带状疱疹提供依据。

3.结语

除湿胃苓汤功效清热燥湿、理气和中,本方主要是由平胃散和五苓散加味而来,此方的更多应用,应该是内科疾病更多,尤其是肠胃和泌尿疾病都是其适应病症,以湿热证治疗应该是比较精准,这些有待我们发掘整理。总结归纳,以促进中医学科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谭凌玲.除湿胃苓汤治疗慢性湿疹200例[J].西部中医药,2018,31(12):66-68.

[2]张颖,符润娥,罗方梅.除湿胃苓汤加减联合湿疹霜治疗亚急性湿疹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6):117-118.

[3]任志欣.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31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2):55-56.

[4]苏婕.除湿胃苓汤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01):75-78.

[5]黄其清.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亚急性湿疹26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1(07):67-68.

[6]宋月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04):90-91.

[7]张振汉,闫言.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12-113.

[8]周耀湘,吴洁贞,卢妙玲.除湿胃苓汤治疗亚急性湿疹6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12):102-103.

[9]邢建军,杨光艳,段逸群.除湿胃苓汤加减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3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06):369-370.

[10]林皆鹏.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8):47-49.

[11]顿志强.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3):162+164.

[12]钟新忠,李可.加减除湿胃苓汤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0,6(09):31-32.

[13]黄郑昆.中药湿敷配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带状疱疹3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22):18-19.

[14]张睿.辨证分型分期内外联合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03):36-39.

[15]张雪菊.除湿胃苓汤、龙胆泻肝汤配合外用药治疗带状疱疹4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07):46-47.

[16]王伟芳.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虚湿蕴型蛇串疮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17]张桂萍,王晓丽,王秀娟.自拟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30例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2,11(07):550-551.。

[18]李雪松,董晓磊.自拟除湿胃苓汤加减疗法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172-173.

[19]华聪聪,陈瑞萍.蒋自强教授治疗艾滋病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经验[J].中医研究,2018,31(12):45-47.

[20]侯慧先,王莹,蒋金艳,王玉杰.加减除湿胃苓汤治疗女性型脱发(脾虚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6,33(06):104-105.

[21]赵连皓,刘晓琳.健脾除湿法治疗脂溢性脱发浅析[J].陕西中医,2013,34(04):509-510.

[22]刘勇,闫小宁.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1例及文献回顾[J].皮肤科学通报,2019,36(01):149-152.

[23]张红梅.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局限型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3:1.

[24]尚华.除湿胃苓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脾虚湿蕴证60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8,40(12):1210-1211.

[25]王怡冰,李喜顺,朱新朋.加味除湿胃苓汤治疗慢性荨麻疹70例[J].中医研究,2016,29(05):18-20.

[26]兰燕琴,解凡,许经纶.加减除湿胃苓汤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340-341.

[27]申素萍,陈培新.中药辨证治疗异位性皮炎6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研究,1997(06):23-24.

[28]郑媛,俞长玺,茆建国.除湿胃苓汤联合抗生素氢可的松治疗重症疱疹样皮炎伴皮肤溃疡继发皮肤感染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2(04):130.

[29]李正才.分型辨治特应性皮炎[J].辽宁中医杂志,2003(11):911-912.

[30]张颖.中药内外合治婴儿湿疹18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01):16-17.

[31]张润田,段行武,伦文辉,王玉光.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02):122-123.

[32]范华,颜艳,曾田青.中医治疗慢性肛周湿疹53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02):25-26.

[33]程仕萍,王立,吴永波,周平生.除湿胃苓汤对肥胖湿浊型湿疹Th1/Th2细胞漂移的影响研究[J].药品评价,2016,13(07):50-52.

[34]肖林,谢克,徐澄,黄亮,张忠贵,王娴默.脉冲射频结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1):1723-1725.

收稿日期:2019.08.20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