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 >> 《伤寒论》中医护理经典教学的思路分析
详细内容

《伤寒论》中医护理经典教学的思路分析

摘要:在中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中医学的精髓和起源——中医经典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度。与此同时伴随中医护理事业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从中医经典中传承和创新护理内容,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医学的时代需求,而且是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伤寒论》作为我国著名中医经典,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医护理资源,对于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高效教学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文以《伤寒论》为例,在分析该中医经典中中医护理资源的基础上,重点从研究进展的视角论述了中医护理经典教学的思路。


中医治病自古以来都是集“医、药、护”为一体。而中医经典不仅是中医学起源的重要代表,而且其中蕴含了中医学的精髓,是中医精华的集中体现。《伤寒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都是中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经典著作,其对于中医学的发展以及中医临床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在中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不仅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求,而且是中医护理专业继承和弘扬中医护理事业的基础和前提。尽管当前我国对中医护理教学的开展已经较为成熟,但对于中医经典的学习和传授的开展还有待强化。《伤寒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中医经典,而且还是构成中医护理学的主体[1]。因此,本文重点对《伤寒论》中医护理经典教学的思路作一综述。


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散见于中医经典著作中。对于中医护理专业而言,在展开中医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中医经典中的中医护理资源,并通过中医护理经典案例教学、第二课堂教学、现代信息化教学以及临床实践教学等,为学习中医经典的护理专业学生提供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医护理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余洁英,刘雅倩,韩新,等.思维导图构建《伤寒论》方证脉络的教学初探[J].环球中医药,2019,12(4):612-615.

[2]温雅,丁元庆,张思超.《伤寒论》火热证治对后世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9):60-62.

[3]张紫妞,司明威,郑越文,等.《伤寒论》中针灸理论及其与经方结合运用浅析[J].四川中医,2020(2):21-24.

[4]张萌,李孝波,门九章,等.翻转课堂在中医临床基础研究生专业实践课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9):9-11.

[5]林敏,柴科夫,朴春燕.学经典做临床———从中医经典教学改革谈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0):32-34.

[6]王新,冯诗瑶,吴昊,等.以病案案例观解读《伤寒论》第28条的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7): 649-652.

[7]彭波,王飞,田理,等.基于"五维一体"第二课堂平台提升中医学类本科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3):3-6.

[8]岳滢滢,李家庚,刘松林,等."对分课堂"教学法在《伤寒论名医医案精华选讲》课堂中的探索与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No.290(10):201-202.

[9]马丽杰.MOOC形势下《伤寒论》教学方式的思考[J].知识文库,2020,11(07):100-100.

[10]方剑锋,王保华,李赛美,等.伤寒论慕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5):268-269.

[11]王保华,方剑锋,李赛美.BOPPS模型结合翻转课堂的伤寒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017(022):22-25.

[12]韦姗姗,王慧峰,张晓琳,等.雨课堂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8):49-51.

[13]余洁英,廖华君,王静,等.伤寒论信息化教学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1):1-4.

[14]陈明,尹笑玉.伤寒论教学中Flash演示教学法应用的探讨[J].中医教育,2019,38(3):36-39.

[15]李梦华,张瓅方.基于《伤寒论》教学资源库的融合式教学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9,037(004):39-40.

[16]张楠,王振亮,张金玺.多元融合教学模式在《伤寒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5):345-347.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刘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辽宁沈阳,110000)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