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65682280
首页 >>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 >>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方法在中医院校的应用探讨
详细内容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方法在中医院校的应用探讨

摘 要:医学免疫学实验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更是对其的巩固与拓展。虚拟仿真实验方法已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成为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文章分析了传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及其在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陈宝生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指出:“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造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重塑教育教学形态”[1]。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促进了教学的发展。由于其安全环保、操作不受时空控制等特点,弥补了传统实验的不足,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和创新学习能力。

医 学 免 疫 学 是 联 系 基 础 和 临 床 的 重 要 桥 梁 课程[2]。免疫学实验是医学免疫学重要组成部分。将虚拟仿真方法应用于免疫学实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医学免疫学是中医药院校医学类本科生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医药院校开展虚拟仿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不受时空、设备等限制,通过师生互动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等优势,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尽管医学免疫学虚拟仿真有诸多好处,但实验项目实施仍存在问题,如虚拟仿真实验和现实实验各有千秋,实验教学的内容尚不能全部采用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制作费时费力,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院校建设成果没有实现网络共享;形成性评价难体现学生科学兴趣、思维创新等素质的提高,影响其积极性等。针对以上不足,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实验任课教师在安排课程时,应分析学情,掌握丰富的虚拟仿真实验资源,认真对比,筛选高效可行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科学分配现实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的学时比例,优化免疫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免疫学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EB/OL].(2018-06-22)[2022-11-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622/sfcl/201806/t20180622_340649.html.
[2] 王福财,林俊生.免疫学实验视频结合虚拟实验的在线教学体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9):2312-2315.
[3] 张珍,胡涛,杜镇镇,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相融合的虚拟仿真综合实验设计与初步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0):72-73.
[4] 顾园,郑群.新冠肺炎疫情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16(7):863-865.
[5] 李媛媛,吴洪娟,刘雨清 .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定位及应用前景[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4):362-364.
[6] 许飞,聂志妍,金磊,等 .“高效价兔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的制备与检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与探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2):231-234.
[7] 杜镇镇,胡涛,张珍 . 自主设计性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在医学免疫学实 验 教 学 中 的 运 用[J]. 医 学 教 育 研 究 与 实 践 ,2022,30(3):333-336.
[8] 胡今鸿,李鸿飞,黄涛 . 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2):140-144.
[9] 祖强,魏永军.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现状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1):156-158.
[10]胡晓松,潘克俭,张晓,等.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促进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6-8.
[11]耿丽,张珍,杜镇镇 . 虚拟仿真平台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0):58-59.
[12]王爱梅,曲巍,王琴 . 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34-35.
[13]刘红云,王希君,周惠萍.医学免疫学PBL教学中虚拟仿真软件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12):912-914.
[14]陈瑾,许健,胡正军,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医学免疫学线上综合性实验教学研究:以免疫细胞治疗细胞制品质控实验教学为例[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9):2400-2404.
[15]樊守艳,王继浩.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88-89.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成细华 陈伶利※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