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 >> 探讨中医学研究生学习中医经典
详细内容

探讨中医学研究生学习中医经典

【摘要】“读经典,做临床”是名老中医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今中医类研究生培养的短板。随着目前医疗环境改变,社会对中医类高级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各级院校应重视中医类研究生阶段中医经典的学习和培养。本文系统总结中医院研究生培养阶段学习经典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中医经典学习的缺乏兴趣、动手机会少,实践形式较单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中医人文教育缺失等,结合笔者单位经验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建议,加强研究生中医内涵建设、夯实中医基本功底,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以期中医学子临证中学用经典、会用经典、活用经典。


基金项目 :苏州市中医医院院级课题(YQN2019024)


中医前贤说“不读《灵》、《素》,则不明经络,无以知致病之由[1];不读《伤寒》、《金匮》无以知立方之法,而无从施治。”中医历经几千年的医学理论,仍然积极地指导着临床诊疗。几千年的实践中涌现出不胜枚举著名的医家和著作,但仅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建立中起过重要奠基作用,或对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著作才能堪称经典[2,3]。中医经典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需要我们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挖掘经典背后的现实意义,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4]。除此之外,中医经典是中医临床的基础,是中医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熟读经典才能够对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有更全面的认识,建立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路,同时学好中医经典是成为“良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中医院研究生培养阶段学习中医经典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又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中医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关键,通过对经验著作的熟读及深入的研究,在实践中反复的体验,最终能够得到其精要,为临床工作奠定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陈修园指出学医应找准入门,中医经典为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学医之人必读之。这就要求我们在必须学习中医经典,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研究和改进中医经典教学方法,更新学习理念,让研究生多方面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印涛,张树峰,梁广和,等.基于卓越医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内经选读》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 2019, 6(65):217-218+230.

[2] 周仲瑛,吴勉华,周学平,等.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略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5(5):503-506+522.

[3] 冯哲,郁祥,朱垚.名老中医成才经典路径解读辅助中医专业学生制定学业规划[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8):1-5.

[4] 胡鸿毅,舒静,何文忠,等.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医教育,2019,38(4):3-6.

[5] 刘建红,蔡晓玲,张广梅.综合院校中医经典教学调查与分析——青海大学[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178-179.

[6] 段建雪,周文,胡泽蓉,等.我校中医药专业学生对中医经典认识和学习兴趣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5):118-119.

[7]侯晓晖.“双一流”背景下医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26-28.

[8] 张庆祥,相光鑫.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对策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2):45-47.

[9] 熊继柏.谈中医经典的学习[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10):5-6+12.

[10] 王萍,刘英锋,黄利兴,鲁纯纵,章文春.试论以“通人文、重经典、多临床”指导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3-5.

[11] 吴哲,苏新平,陈燕,等.“规培”基地医教协同培养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9):105-107.

[12] 丁吉善,杨淑慧.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5, 34(6):26-28.

[13] 高磊.中医经典课程等级考试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 26(11): 119-120+122.

[14] 郑文龙.中医文化传承断层的原因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 27(05):1-2+12.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郭静文,夏烨,陈竞纬,颜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教育处,江苏 苏州,215009  )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