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 宋桂华教授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详细内容

宋桂华教授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摘要】:本文依据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中医理论,分别从病因病机、临床症见等方面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阴虚肺热型予详细论述,宋桂华教授认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持续时间长,病程久,易伤津耗液,故阴虚肺热型多见,治疗本病经验颇多,因此笔者在跟师学习中总结宋桂华教授对此类疾病的治法方药以及预防调护心得,以其使广大同道更加深刻掌握此病的诊疗思路。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是儿童尤其是学龄期前后儿童常发生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其典型特点是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时间常达4周及以上, 咳嗽性质往往是无痰的干咳或咳声带少量痰音,呈阵发性,并常于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 亦每因遇冷气、嗅到特殊气味、运动等因素后加重, 用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有效,抗生素治疗无效,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1]。本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亦或是小儿哮喘的潜在形式,是向典型哮喘转变的一个过程。


    122222.jpg


   在中医药历代文化古籍著作中, 虽没有与CVA相符的病名,但根据其仅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多将其归类为“咳嗽病”范畴内, 自古有“风咳”“痉咳”等认识, 且中医药治疗CVA不仅可以缓解病情,还可减少不良反应[2]。


  宋桂华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二区呼吸学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防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工作已30余载,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及临床经验。宋教授认为患儿之所以发为咳嗽,多系由脏腑阴阳平衡调节失常, 体内津液运化布输失调, 水湿停聚,凝结成痰, 内伏于肺络, 或遇外邪侵袭, 邪气刺激呼吸道, 肺宣发肃降失常而致咳嗽。宋老师亦认为此类病症的患儿长期反复咳嗽,久咳伤及肺脏,小儿肺常不足,阳常有余,久咳耗气伤阴,故阴虚肺热型居多,所以诊治本病时,多从“养阴、润肺、止咳”着手, 运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收效颇丰,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经验举隅如下, 与同道互勉。


   按:根据该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可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其反复咳嗽1年余, 又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其病程演变实属初期风邪被遏, 致肺气宣发肃降失常, 咳不即治,久病耗气伤肺, 卫气不固, 机体虚弱, 外邪易侵, 周而复始, 致咳嗽迁延难愈;邪热入里化燥伤肺, 久咳耗液伤阴, 又复感风寒外邪,故可见阵发性干咳、少黄痰、鼻塞、流清涕,盗汗等一派外寒里饮、阴虚内热之象。初诊时予沙参麦汤合小青龙汤加减以养阴清肺止咳、解表散寒, 达治病求本之效。二诊时患儿咳嗽、鼻塞、流涕等症明显减轻, 仍有夜间盗汗, 知久咳伤及肺阴, 阴虚内热, 蒸液外出而见夜间汗出多, 故于上方中去桂枝、干姜、麻黄、炒白芍,五味子、白芷、辛夷等解表之剂;加陈皮、半夏组成沙参麦冬汤合二陈汤化裁加减治疗,培土生金,以达养阴清肺、益气健脾、固本防变之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3):184-188.

   [2]王步青,常平,薛勤梅,张树君. 益气养阴汤联合硫酸特布他林片治疗气阴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0,06:56-58.

   [3]黄伟霞,范发才.从肺脾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J].河南中医,2020,40(04):506-509.

   [4]秦洋洋,宋桂华.宋桂华教授运用桑白皮、地骨皮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3):4-5.

   [5]梁款, 邰先桃,狄桦.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02,61-62.

   [6] 王君、仝小林、王道坤 , 中药防治肾上腺皮质激素副作用的实验研究概况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1999, 16 (3) :36

   [7] 彭明浩, 宋桂华.宋桂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29)10,1638-1640 DOI:10.16448/j.cjtcm.2017.0548.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崔香1 宋桂华21.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二区,河南郑州 450000)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