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 针灸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慢性盆腔炎
详细内容

针灸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慢性盆腔炎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5)采取针灸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带常规改善时间、腰骸疼痛改善时间、盆腔肿块改善时间、下腹坠胀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采取针灸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慢性盆腔炎属于高发妇科疾病,主要指患者上生殖道、盆腔腹膜及周围结缔组织出现慢性炎症,造成腰腹部疼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该疾病病程长,治疗难度较高,如单一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中医针灸理疗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我院在慢性盆腔炎中医针灸理疗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较为更加理想的效果[2]。

1233333.jpg


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腹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均为常见盆腔炎性疾病,患病原因多与女性生活不规律,性生活不卫生等因素所致。特别是老年女性群体,随着年龄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卵巢、子宫逐渐萎缩,免疫功能减退,更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5]。


在以往传统治疗中多以西医治疗为主,但长期使用西医治疗,会影响患者肝肾功能及菌群协调性,导致患者免疫力减退,增加患者机体耐药性。中医将慢性盆腔炎划分为“不孕”“带下”“痛经”范畴,认为患者多因外邪侵袭、湿热搏结、蕴而化热、血行不畅所致[6]。针灸治疗通过毫针刺激中极、气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血海等穴位,可起到化瘀止痛、通经活络、清热利湿功效[7]。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含有赤芍、败酱草、蒲公英、制乳香、红藤、紫花地丁、丹参、没药、三棱、延胡索、野菊花、莪术等中药材,可起到抗菌消炎,活血理气、清热利湿、消肿凉血等效果。直肠与阴道子宫位置较为接近,通过灌肠给药,直肠可直接吸收药物,使盆腔部位快速活血化瘀、解毒消炎;与针灸联合进行治疗,通过相互协调作用,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快速缓解患者病情症状[8]。本研究观察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观察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带常规改善时间、腰骸疼痛改善时间、盆腔肿块改善时间、下腹坠胀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西医治疗,针灸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采取针灸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邸志芳,吴佳欣,张楚洋,等.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9,39(07):1122-1125

[2]陈瑜.针灸配合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4):112-113,116.

[3] 余炳莹,袁海晨.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22):3373-3375.

[4]周月娟,姚冬梅.针灸配合理疗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1):128-129.

[5]孙雁群,赵瑞英,何松芝,等.基于代谢组学的慢性盆腔炎发病机制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07):1610-1612

[6] 冯彦君,谢京蕊,陈继兰,等.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6,31(14):2142-2144..

[7]程慧娟,涂永芬.针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急性盆腔炎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toll样受体4水平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11):989-992.

[8]余玉娇.针药并用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1):947-949.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李俊 汪宇翔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江西九江,332000)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