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 >> 讨论式教学法在温病学中的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讨论式教学法在温病学中的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以温病的治法祛湿法为例,提出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包括建立“三人为师”规则、“发言签”规则,营造讨论气氛、角色分配包括向导、刺头、记录员、法官、汇报人,然后按照“领结模型”展开讨论,最后按照表达意愿、思维技能、学生间互动、内容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评估,旨在培养学生温病学临床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基金项目: 贵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校级本科教学工程(编号:贵中医教学工程合字(2019)89号)

讨论式教学法是关于如何系统运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1]。美国明尼苏达州托马斯大学教授布鲁克菲尔德教授和普锐斯基尔在《如何讨论》[2]一书中,认为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含糊或者复杂事情的关心和容忍度,有助于学生承认和研究他们的假设,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等好处。我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以讨论为教学方式,进行“传道授业”,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大力倡导在教学中进行启发性和引导性讨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的文件中提到:“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对讨论式教学法的展开新的探索。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的一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学的必修课程。在温病的教学当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贯穿整个教学周期,而目前大部分的学习方式仍然以学生个人为主要学习主体,而讨论式学习方式既可提高学习效率,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比如在绪论中,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在介绍温病大家吴又可时,可以播放影片《大明劫》选段,在播放影片之前,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瘟疫的病因是什么?瘟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吴又可有哪些精神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带着问题请同学们观看影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大爱无疆”等医者精神;在温病的概念中,开篇即可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自己听过的温病,并结合本章的知识说明温病应该具有的特点,以此为问题,请同学展开讨论等。在学习风温病时候,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风温病的致病因素风热病邪的特点,故可让学生参考风热病邪的特点,推测出风温病邪应该具有的特点等。

为了更高效的展开讨论,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比如查找相关问题的支撑材料以及预习课堂内容,课堂中,老师不再是讲台上的“权威者”,而是整个课堂的引导着,将学生按照合适的方式进行分组后,由小组的成员共同思考、分析,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每次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本次课堂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为同学们答疑解惑。[3]以下以《温病学》温病的治法中祛湿法为例,进行教学讨论,旨在提高学生温病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讨论式教学可帮助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相对于老师教授或者学生自己阅读,讨论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表和解释各自不同的看法,且置身于不同观点中,学生会通过他们的观点关注到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以此来肯定正确的观点。讨论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知识的学习能力,在小组讨论时候,还可学会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清晰明白的和同伴进行交流,养成良好合作学习习惯等。

参考文献:

[1]孙丽杰.讨论式教学法的实用策略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4):56-57.

[2]stephend.brookfield, stephen preskill.THE DISSCUSION BOOK[M].The China Youth Publishing House.2017.

[3] 郑立,耿红梅. 讨论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山东化工,2019,48(22):176, 178.

[4] 郑丹丹,崔慧霞,谷芳秋. 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案例讨论式教学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3):64~67.

[5]张挺.讨论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导论”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05):679-685.

[6]张海霞,纪永升. 讨论式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大学化学,2020,36(X):1-7.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王文静 渠景连 陈鹏 郑子安  郭永胜 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教研室  550025)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