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 经方治疗感冒后咳嗽
详细内容

经方治疗感冒后咳嗽

【摘要】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通常所说经方,多为此指。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虽然经过了2000多年的发展,但是在当代临床应用中仍然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经方具有药味少,效专力宏的特点,但是对辩证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方证相应,才能取效。本文以3例感冒后咳嗽患者为例,来进行临证医案分析。


  经方是“经方医学”的简称,它不仅限于数百首有效的验方,更是一个独立的医学体系,其中就包涵了“六经辨证”,著名的伤寒大家胡希恕老先生就说过,方证辨证是六经辨证的尖端。六经辨证不限于伤寒,乃是万病之总纲。《医宗金鉴》[1]伤寒心法要诀曰:“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世间万物包括疾病的变化,都离不开阴阳变化的机理。正如《内经》所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笔者在阅读了胡希恕老先生有关伤寒的书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按照六经辨证的辩证思路,遵从辩经、寻证、处方的原则,临证每每获效。


感冒后咳嗽目前没有特效疗法,西医使用镇咳化痰药物,或指南推荐的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但效果并不理想。感冒后咳嗽属于中医外感咳嗽范畴,总体来说不外乎阴阳二证。六经辨证里当属三阳证居多,三阴证也有,但多属于平素体质虚寒或久病体虚之人,正气匮乏,故外感邪气之后直中三阴,表现为寒证。阳证多因为感冒后咳嗽往往外感邪气时,因为失治误治,导致邪气由太阳传入少阳和阳明,入里化热,热邪伤津液,生痰生湿,影响肺的宣降功能,肺气上逆,表现为痰黄粘稠,咳嗽不止。一般用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加减。阴证患者平素阳气不足,手足不温,脉沉无力,外感风寒邪气,引动内饮,表现为痰白清稀,咳嗽剧烈。一般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亦有寒热错杂或表里同病者,虽少见,但仍需注意。因此临证时最重要的是分清阴阳寒热。

1223333.jpeg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6],小柴胡汤对T细胞、B细胞、NK细胞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均有一定作用,小柴胡汤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而且,小柴胡汤还具有激素样及非激素样抗炎作用[7]。白夏芬等[8]发现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寒饮伏肺型肺部疾患效果良好,但对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学者发现[9],厚朴煎剂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菌作用。半夏厚朴汤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有明显的效果,而且对神经系统的恢复也有一定作用,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10]。


参考文献:

[1] 清代.吴谦等.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5.

[2]王庆国.伤寒论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

[3]林昶,杨长福,杨红梅等.半夏厚朴汤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38(6):92-95.

[4]汉•张仲景.伤寒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5]孟大平.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8(3):122-123.

[6]张莹,周小莉.小柴胡汤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6,22(8):116-118.

[7]柒小梅 , 李英, 秦雪梅.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3):59-60.

[8]白夏芬,卢林,孙琳林.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9(39).

[9]杨熙东.厚朴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6):151.

[10]郭欢.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 7) : 1447-1449.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吉兴旺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  吉林 长春,130021)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