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中和医派 >>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吴茱萸汤
详细内容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吴茱萸汤

中华中和医派杨建宇论首批经典名方系列(5)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吴茱萸汤*

苏玲1于大远2△杨建宇 3.4*高碧遥4 

1、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伤寒杂病论教研室(河南 郑州 450046)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3、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慢病医养中心(龙脉温泉)中和医派传承工作室(北京102211)

4、 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杨建宇京畿豫医工作室北京知医堂中和国医馆(北京 100031)

*基金项目: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中和医派经方经药专项课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北京昌平沙河高教园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和医派传承工作室专项课题

*通讯作者/指导老师:jianyu66@163.com

△执笔人

【摘要】吴茱萸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由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组成。此方具有温胃暖肝、降逆止呕之功,现代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因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导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呕吐、糖尿病胃轻瘫、反流性食管炎、头痛、痛经、反复自然流产、高血压、腹泻、梅尼埃病、癫痫、神经官能症、眩晕、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关键词】吴茱萸汤;温胃暖肝;降逆止呕;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呕吐;糖尿病胃轻瘫;反流性食管炎;头痛;痛经;反复自然流产;高血压;腹泻;梅尼埃病;癫痫;神经官能症;眩晕;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中和医派;杨建宇

1.吴茱萸汤的来源、组成及配伍特点

吴茱萸汤出自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以及“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组成。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见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见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故见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均为虚寒之象。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既能温胃暖肝祛寒,又能和胃降逆止呕。《神农本草经》言其具有“温中下气,止痛咳逆”的功效,在仲景方中常用于各种胃寒气逆上冲之证。重用生姜六两温胃散寒,降逆止呕,被称为“呕家圣药”。人参益气健脾,大枣甘平和中,合人参益脾气,为佐使药。吴茱萸汤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效。

2.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吴茱萸汤可用于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证。临床应用以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吐清涎冷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为此方的辨证要点。现代临床上此方常应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呕吐、糖尿病胃轻瘫、反流性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头痛、痛经、反复自然流产、高血压等疾病。

2.1慢性胃炎

刘浩[1]将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吴茱萸汤联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贾晨光[2]等采用吴茱萸汤结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胃炎患者31例,治疗3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上述两条临床观察说明,吴茱萸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消炎、止痛、制酸、解痉效果较好。

2.2慢性胆囊炎

黄飞霞[3]等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吴茱萸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28例,治疗60天后,总有效率优于胆维他片加消炎利胆片治疗对照组。蔡界新[4]将128例肝胃虚寒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5例,治疗组应用加味吴茱萸汤治疗,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2.3呕吐

潘守杰[5]等采用吴茱萸汤治疗晚期胃癌呕吐患者32例,治疗半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邹晓瑜[6]将38例恶性肿瘤使用顺铂化疗所致迟发性呕吐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9例,对照组予格拉司琼治疗,治疗组予格拉司琼加吴茱萸汤治疗,治疗5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上述2项临床研究说明,吴茱萸汤治疗呕吐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呕吐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2.4糖尿病胃轻瘫

教富娥[7]等采用吴茱萸汤加减及基础降糖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28例。对照组行基础降糖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戴广法[8]将150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治疗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上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方案治疗,治疗4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也较对照组低。上述两项临床观察说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吴茱萸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胃功能,长期疗效好。

2.5反流性食管炎

杨尚錡[9]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在反酸、烧心、便溏及项目总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RDQ、GERD-HRQL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谢相智[10]等采用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1例,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胃镜结果总有效率均优于给予西医方案治疗的对照组,且在胃痛、噎膈、恶心3个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上述两项临床观察证明,吴茱萸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及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评分。

2.6头痛

刘凯[11]采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厥阴头痛患者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吴永钧[12]等将72例偏头痛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四物汤合吴茱萸汤加全蝎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上述两项临床研究证明,吴茱萸汤治疗头痛确有疗效,能改善患者头痛症状。

2.7痛经

安蕊[13]将6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给予吴茱萸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对照组给田七痛经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张智慧[14]采用吴茱萸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30例,治疗30天后,总有效率为93.33%。上述两项文献说明,吴茱萸汤治疗痛经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低,且对患者而言较为经济。

2.8.反复自然流产

黄楠[15]等采用吴茱萸汤联合西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方案治疗,患者从月经第五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至妊娠期达到4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生产率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率高于对照组,且血清催乳素含量及孕酮水平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徐道仙[16]临床观察证实,吴茱萸汤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确有疗效,能有效提高妊娠率及妊娠患者的孕酮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2.9高血压

管建飞[17]等采用吴茱萸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方案治疗,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李争红[18]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吴茱萸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28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上述两项临床研究证明,吴茱萸汤治疗高血压确有疗效,能进一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2.10其他应用

吴茱萸汤具有温胃暖肝、降逆止呕之功。除上述疾病外,吴茱萸汤还被用于治疗腹泻[19]、梅尼埃病[20]、癫痫[21]、神经官能症[22]、眩晕[23]、消化性溃疡[24]、溃疡性结肠炎[25]等疾病。因其所治病证病机多为证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者

3.吴茱萸汤的实验研究

王朋倩[26]等研究发现,吴茱萸汤能够改善虚寒呕吐模型的生理特征,机制可能与吴茱萸汤调节大鼠体内紊乱的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脂代谢等有关。刘珍洪[27]研究表明,吴茱萸汤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10-姜酚是热敏通道TRPV1的激动剂。它们之间的配伍可以增强对TRPV1的作用。热敏通道TRPV1、TRPA1是吴茱萸汤发挥散寒止痛作用的关键环节。沈鹏[28]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吴茱萸汤及吴茱萸碱对IBD模型小鼠均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PPARγ也许是EVO发挥抗IBD的一个重要靶点,激活PPARγ也许是EVO发挥抗IBD的重要机制之一。上述研究,可以为吴茱萸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疼痛性质疾病等提供现代药理依据。

4.结语

吴茱萸汤具有温胃暖肝、降逆止呕之功。后世医家在临床中扩大其应用,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呕吐、糖尿病胃轻瘫、反流性食管炎、头痛、痛经、反复自然流产、高血压、腹泻、梅尼埃病、癫痫、神经官能症、眩晕、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中,但多以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为使用依据。对于吴茱萸汤用于中医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和医派掌门杨建宇教授提醒大家,非中医妇产科医师尽量不要用中医内科的纯思维纯治疗方法治疗妇产科疾病,必须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诊断是明确的,病程进展是可知可控的,并且是可以处置的;二是用药是精准的,并且是无害的安全的。否则,中医内科医师治疗妇产科疾病一旦出现了意外不可控的事情,不但有法律风险牢狱之灾,而且还会造成声誉、经济的巨大损害。所以,吴茱萸汤可以治疗妇产科疾病必须由中医妇产科大夫的参与才行。

参考文献:

[1]刘浩.左金丸联合吴茱萸汤加减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07):127-128.

[2]贾晨光,何昌生,刘丽杰,王明福.左金丸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31例[J].陕西中医,2014,35(07):845-846.

[3]黄飞霞,许倩,张久强.柴胡疏肝散加吴茱萸汤治疗慢性胆囊炎28例[J].四川中医,2014,32(07):113-114.

[4]蔡界新.自拟加味吴茱萸汤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26-27.

[5]潘守杰,殷常春,丰育来.吴茱萸汤治疗晚期胃癌呕吐32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09):1519-1520.

[6]邹晓瑜.吴茱萸汤加味防治顺铂化疗所致迟发性呕吐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06):806-807.

[7]教富娥,丛科.吴茱萸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39.

[8]戴广法.吴茱萸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75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10):621.

[9]杨尚錡.吴茱萸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10]谢相智,许国磊,吴欣芳,白桦.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06):1291-1293.

[11]刘凯.吴茱萸汤治疗厥阴头痛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157-158.

[12]吴永钧,谢新利.四物汤合吴茱萸汤加全蝎治疗女性偏头痛43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05):36-37+65.

[13]安蕊.吴茱萸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

[14]张智慧.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

[15]黄楠,林珍云.吴茱萸汤联合西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02):425-427.

[16]徐道仙,林敏,郑建红,张阿娇,陈飞琴.吴茱萸汤联合西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5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6,48(02):141-143.

[17]管建飞,和会静,王岩.吴茱萸汤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9):145-146.

[18]李争红.吴茱萸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03):30-32.

[19]辛志彦.吴茱萸汤新用举隅[J].河南中医,2009,29(10):957-958.

[20]王翠芬.吴茱萸汤治疗梅尼埃病40例[J].河南中医,2005(03):20.

[21]逯文君,王宝琪.吴茱萸汤治疗癫痫[J].河南中医,2001(03):7.

[22]曹金婷.吴茱萸汤治疗神经官能症100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02):70.

[23]洪如龙.苓桂术甘汤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1):118-121.

[24]韩蓁,李良,戚虹百.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21-22.

[25]张晋资,朱文宗,宋成城.加味吴茱萸粗盐包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04):386-388.

[26]王朋倩,吴茵,戴丽,霍海如,隋峰,张淼.基于UHPLC-MS的吴茱萸汤影响虚寒呕吐大鼠尿液代谢谱的研究[J].中草药,2019,50(18):4352-4363.

[27]刘珍洪.基于热敏通道TRPV1、TRPA1探讨吴茱萸汤的散寒止痛机理[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8]沈鹏.吴茱萸汤及吴茱萸碱对IB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


收稿日期:2019.10.21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