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专题报道 >>中医教授经验之谈 >> 孙光荣教授诊治气阴两虚型老年冠心病临床研究
详细内容

孙光荣教授诊治气阴两虚型老年冠心病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孙光荣诊治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72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选用中和胸痹汤治疗为治疗组,益气养阴口服液治疗为对照组。疗程为28天。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7天、疗程结束进行中医四诊资料的采集,疗前及疗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生活质量平分等检查,结束后进行疗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并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及随访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和胸痹汤治疗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比较安全。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脉硬化而引起的血管腔狭窄、闭塞,或者由于冠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后而引发的心脏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老年冠心病也越来越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及其他方面的负担,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老年性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厥心痛等病证范畴,随着现代医学对老年性冠心病不断的深入研究及系统化治疗,中医学对此病的认识及治疗也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老年冠心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死亡率、猝死率高。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防治工作亟需解决。国医大师孙光荣行医60载,孙老以中和理论为指导论治疾病,疗效显著,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疾病,特别是对老年冠心病亦颇有研究,研究并继承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是一项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任务。

c839e0ad633a8b513a4202b5327b6ac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冠心病中医称之为胸痹,中医药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疗效显著,标本兼治,费用低廉。


气阴两虚是老年冠心病病机的基础。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证的形成与人们生活习惯、心理和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食较多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从而化火伤阴; 老年忧愁多思,生活压力加大,五志过极而化火,则火热内生,耗气伤阴。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脏腑功能渐衰,年迈体虚,气阴两虚是老年人常见的证候类型。


痰瘀互结是老年冠心病病机的关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老年人脏器渐衰,尤其是脾胃的功能减退,气血生化乏源,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则发为胸闷心慌、胸部疼痛等症状。气虚无力推动水液运行,则水液内停,日久痰湿痹阻,胸阳不振,易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导致胸痹的发生。此外,气虚温煦作用减弱则阴寒内生,寒邪具有凝结、收引的特点,故阴寒凝液为痰凝血成瘀,发为胸痹心痛。脾胃虚弱,阴津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则胸部隐痛不适; 阴津亏虚日久,阴虚则阳亢,虚火灼阴,久而煎灼心之阴津而成瘀,心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心痛。


总之,气虚和阴虚,均可生痰成瘀,两者又可互为病因,致痰瘀互结,壅滞胸中,脉道闭塞,心脉痹阻,气血瘀滞,发生胸痹。


本研究选用中和胸痹汤,主治气阴两虚之胸痹。方中生北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百合补心阴、安心神。方中以生北芪、北沙参、百合共为君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药相须为用,共凑益气养阴之功效。麦门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呃、消痞散结。广陈皮燥湿化痰,行气健脾;因本病多有痰瘀发展之象,故配伍麦门冬、法半夏、广陈皮为臣以泻热化痰,增强君药之作用。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宁心安神。灵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纳气平喘;生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惟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故以五味子、灵磁石、生甘草敛阴镇心、调和诸药。共为佐药。诸药相配,益气养阴、化痰安神,使正气自复,邪气自除,诸症自消。


本研究表明: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随访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和胸痹汤治疗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型),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比较安全。实为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型)患者的研究上,提供了基本的临床思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 73

[2] 田金洲.董建华.中医老年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 92

[3]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5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 204

[4] 刘伟昌.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6):64-66.

[5]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 版)[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11):801-805.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张跃双1,李明玉2  1.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医务科,吉林辽源,136200;2.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脑病科,吉林辽源,136200)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