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 >> 基于针灸学特色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析
详细内容

基于针灸学特色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析

摘 要:针灸学是中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兼具人文与医学科学的特色。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教育互鉴互通、协同育人,将思政教育融入针灸学课程是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的必经之路。结合针灸学课程相关教学环节的特点,探讨针灸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及实施路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中医药思维,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通过分析针灸学相关课程的特点,积极建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将思政教育贯彻在针灸教学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1]。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一种教育理念[2],旨在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1],已成为中医药高等院校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方向。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教育的互鉴互通、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上指出,要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更好地融合[3]。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必修课程。如何顺应“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将针灸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构建中医药“三全育人”新格局,需要结合针灸学课程的具体特点探索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中国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走向世界的先锋,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针灸学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机构设立、国际教育、临床医疗、科学研究,还是在方法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在针灸学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实验针灸学、全息针灸学、针刀学3个自成体系的新学派,既能保持鲜明的自我特征,又主动融入大量现代科学的成分和方法,使学术理论越来越清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并且提高了实践的精准性,各自都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手段与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实验针灸学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使针灸学从哲学思辨加经验总结式的传统模式,向实验科学方向发展。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不仅在方法上主动借鉴现代科学成熟的经验,在思维方式与语言上也逐步同现代科学并轨。全息针灸学的核心理论已不是经络学,而是从中医整体观念中派生又有所发展的生物全息理论,给诸多微针系统更加合理的解释与指导,并使以往分散无序的微针疗法有了理论依据和内在联系。针刀学的意义不仅是古代九针的现代应用还是在理论上对针灸的阿是穴理论、运动系统解剖学、生物力学、软组织病理学、影像解剖病理学等高度地总结、提炼并有所发展,在实践中解决了大量的疑难问题。其理论上有很多创新性的东西,意义已经不是对针灸学的发展,而是对现代医学中的一些认识提出挑战。

以上3个学派及其衍化的子系统将构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针灸学的主框架,逐步与现代科学接轨,为研究针灸学提供丰富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法,对整个针灸学的创新和发展有示范推动作用。同时,也为针灸尽快摆脱目前持续低迷的状态开拓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8-329.
[2] 高德毅,宗爱东 .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4(1):31-34.
[3] 王君平 . 人民时评:为全球健康提供“中国处方”[N]. 人民日报,2017-01-20(09).
[4] 余艳红.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N].学习时报,2021-02-08(01).
[5] 王东岩,亢连茹,郑爽,等.抓紧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促进针灸学科发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8):29-31.
[6] 杨宇洋,沈志祥,吴中朝,等 . 针灸学科“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规划[J].中国针灸,2017,37(4):343-348.
[7] 王功,邵加,卢启飞,等 .“混合式 PBL-T”教学模式在高校智能互动环境下的应用:以“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3):351-355.
[8] 李玮,李天罡,李阳,等.基于服务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建[J].中医教育,2015,34(4):55-57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王宁 兰茜※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养生康复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