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10-57289308
首页 >>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 >> 网络思维在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中的价值
详细内容

网络思维在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中的价值

摘 要: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是中医学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好中医临床经典,既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又有助于深层次凝练中医科研思路,真正做到守正创新。网络思维是一种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站在系统视域下的、以研究对象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思维范式。通过描绘思维导图、构建方剂或中药网络、介绍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能够梳理并直观展示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解析中医临床经典课程中蕴含的隐性知识,揭示中药配伍及复方治病的科学内涵,培养学生网络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传承创新能力。

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既能有效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又是凝练中医科研问题的源泉。2022年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在新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需要不断* 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更新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认真思考推进课程发展的可行思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

网络思维是认识与理解复杂网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种新型的思维范式,是一种能够揭示事物全局特点的科学方法论。网络思维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政治、经济中各种复杂系统微观态与宏观现象之间的联系,特别是网络结构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规律、结构模式与动态行为、运动规律与调控策略等[1]。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对网络思维在中医临床经典课程中的一些认识和思考,谨请同道指正。

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溯源、贯通、致用是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基本学习模式[17],而新时代对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运用现代方法解析中医药科学内涵。笔者认为,在中医临床经典课程中引入网络思维,有助于学生系统性地理解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中证候、方剂等条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定量的角度发掘隐性知识,及通过网络靶标解析方剂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提高传承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唐明,刘宗华 . 网络科学:网络化时代的思维范式[J]. 科学,2018,70(3):29-34.
[2] 易东云,赵城利,黄强娟 . 网络科学的数学原理与挑战[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5,12(2):60-63.
[3] 孙铭雪,江钟立,吴亚岑,等.网络科学视角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2):219-223.
[4] 常晋芳.网络思维方式:人类思维方式的第五次大变革[J].理论学习,2002(1):46-48.
[5] 李兵,王永炎,王忠 . 网络象思维特征与前景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7):548-552.
[6] 牛明,张斯琴,张博,等.《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解读[J].中草药,2021,52(14):4119-4129.
[7] 徐强,刘清平,刘丽娟,等.思维导图在《金匮要略》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8):3-5.
[8] 濮文渊,周春祥,张静远,等.伤寒论教学改革应用思维导图法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9):1-4.
[9] 李成卫 .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金匮要略》痉病诊治思维步骤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0):2083-2086.
[10]李梢 .中医证候与分子网络调节机制的可能关联[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面向 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杭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999:519.
[11]李梢.网络靶标:中药方剂网络药理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5):2017-2020.
[12]WEI X Y,HOU W X,LIANG J J,et al. Network PharmacologyBased Analysis on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Sinisan Agains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Front Pharmacol,2021,12:693701.
[13]GAO Y,SHI W,YAO H Y,et al. An Integrative Pharmacology Based Analysis of Refined Liuweiwuling Against Liver In‐jury:A Novel Component Combination and Hepaprotective Mechanism[J].Front Pharmacol,2021,12:747010.
[14]马重阳,徐甜,张双,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研究[J].中医杂志,2019,60(20):1772-1777.
[15]CAI T T,WANG X,LI B J,et al.Deciphering the synergistic network regul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from SiNiSan agains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via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Combined effects of synephrine,paeoniflorin and naringin[J].Phytomedicine,2021,86:153527.
[16]WANG S L,TANG C,ZHAO H,et al.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Si-Ni-San Against Liver Fibrosis[J]. Front Pharmacol,2021,12:656115.
[17]钟相根,李宇航.《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三步曲:溯源、贯通、致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5):550-554.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马重阳 高 源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浏览手机网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电话:010-57289308 010-57289309 QQ:1185259928 投稿信箱:zgzyyycjy@163.com 

Copyright 2017 版权归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所有  京ICP备12030622号   www.zgzyyycjy.com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
出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2779              CN 11-5024/R
名誉主编:孙光荣      社长:李彦知               主编:杨建宇
副主编:于永杰 吴大真     编辑部主任:杨杰      网络发行:黄兴

seo seo